危机中,领导力是何等重要?只有在危机的时候才能真正检验出你领导力的是否出色。遭遇困境并且希望带领企业成功突围的企业领导人必须要展现出自己的领导力,并让你的员工感受到你的领导力。这种领导力不应该只是口头上的豪言壮语,更重要的是行动中的恰当表现。在危机面前,企业领导人必须要勇于面对,敢于决断。勇于面对是解决困难、化解危机的首要条件。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遭遇危机:自然灾害,市场波动、产品危机、技术故障、管理层剧变等等,危机中的领导力应该是什么样子?下面,我们先来分享一下讲谢克顿(Emest Shackleton)爵士到南极探险的故事。在船被冰面卡住不能前行、又不知道自己所在位置的情况下,他带领自己的船员乘救生船在冰冷的海面上继续前行800英里,终于在暴风雪来临前找到有补给的小岛,挽救了整船人的生命,并最终完成穿越南极的探险。
船长谢克顿在面对危机时,首先坦诚地将真实信息(危机)告诉全体船员,但作为一个领导者,他的使命是保护每个人的生命,他要求所有人都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团结是最重要的,然后,他听取有经验的船员的意见并自己做决定,由自己承担决策的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情况下,危机往往也是机遇。我们可以看看牙签鸟和鳄鱼的例子,鳄鱼为了将嘴里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常常张开嘴,让牙签鸟来吃塞在它牙缝里的肉丝。对于牙签鸟来说,这并不是危机,而是机会。很多优秀的公司在危机中主动进行改革,调整新的方向,一些人则去创立新的公司来利用危机提供的机会,将不利变成有利。
在当今商业竞争愈演愈烈的环境下,如何通过卓越领导力使企业长期良好地运作,是每个企业领导者不可回避的问题。领导力在决定企业命运中到底占有多大的比例?在硝烟弥漫的商场中,如何通过巧妙的手段转“危”为“机”?
讲座的前面,我先用七句爻辞为在座的各位领导者做一个初步的说明。目前,国内不少中小领导者都来到了事业的第三阶段,九三。九三的爻辞是惕龙,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做为一个领导者,你既然上了轿,将自己推到了前台,成了显龙,就要不负重望,你必须往前走。这时,将是你最劳心劳力的时期,“终日乾乾,夕惕若”,就是说你必须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努力,每天都要前进,奋发,就是到了晚上,还要时刻不要忘了自己的使命,要警惕,只有这样,你才能渡过难关,就算碰到严厉的挑战,你也能平安过渡,化险为夷,这就是“厉无咎”。
一个领导者,只有他从显龙变成了惕龙,才会“厉无咎”,因为在九二时期,虽然你这条龙已显露出来了,但你还并没有真实的成果,真正的成果是你后来的努力发挥作用才能实现的,就象王志东,张朝阳,公司虽然在纳斯达上市了,他们由一条潜龙变成了显龙,但,新浪,作为企业,他们还没有解决企业挣钱赢利的问题。
因此,显龙之后,他们必须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更要警惕,每天都要亲力亲为,每天都要进步,每天都要想到如何快速积累自己的势力,赶超竞争对手,这时的领导者是一个戒惧的领导。因此,勤奋,守业,警惕,低调,亲力亲为是这一时期领导者的行为特色,借用海尔张瑞敏的一句话:“面对成功,我永远是战战兢兢,我永远是如履江薄冰。”
所以,企业处于第三阶段,我们领导者的一切行动决策当以警慎为第一。这时的企业战略思想当是“不求战胜对手,但求自己立于不败”。我们要珍惜企业的任何资源不要轻易决战。积累实力,保全实力以静待动。说具体点,这阶段企业应着力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危机管理等企业基石的建设。
在古代称皇帝为九五至尊,就是根据《易经》的乾卦解释得来的。九五代表已得位,已圆满了。龙已飞上天,做人已登上了皇帝的位置,还不成功吗?所以,领导者能经历九四跃龙的决策与冒险之后,达到九五飞龙的阶段,可以说是作为一个领导者事业的登峰造极,是德、智、才、位齐备,吉祥圆满,个人的事业登上了高峰,理想得到了实现。
然而,也正是这时,危险也就出现了,因为这时的领导者,领导人容易麻痹,在鲜花与掌声中,在歌功颂德与阿谀迎逢的言美之辞中,飘飘欲仙,这就危险了。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这样,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所以,这时的领导者,领导人的工作重点是清理自己的思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要让业绩冲昏了头脑。
为人修养是居上处其下,江河居下,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江海之大。在工作生活方面,九五之尊后,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这时人最怕养尊处优,最怕太过安逸享受,安逸享乐会使人产生惰性,惰性会使人失去活力,没有锐气。所以,领导者在九五阶段应保留活力以应对挑战,谦虚,处下,低调可以使人不致招惹太多事非、敌人,甚至可以化危为机,化敌为友......
危机亦作“危几”,指:潜伏的祸害或危险。三国魏吕安《与嵇茂齐书》:“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宋书·范泰传》:“如此,则苞桑可系,危几无兆。”唐刘言史《观绳伎》诗:“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毛主席《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须知正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之后,内战危机是空前未有的。”
可以说,每一名管理者都痛恨危机,但危机的来临却并不以为任何人意志为转移。西方管理格言一语成谶地告诉我们:危机就如死亡与税收,对于企业及组织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既然血与火的危机考验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企业管理者就必须抛下愤怒、无奈、哀伤,以冷静、坚定的心态直视危机的来临。的危机事件希望能够给所有的中国企业管理者以启示:危机如何形成、危机爆发有什么样的扩散路径、危机爆发之后应该如何管理。请关注本站,下节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