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主要核心,管理者的职业素质也会影响整个企业的风气环境,一部分管理者或不久踏入管理层的企业员工对自己的职位的定位有一些模糊,不知道自己需要怎样做好一名称职的管理者。甚至还有一些领导滥用职权,显而易见,企业的风气也会随之下降,甚至可能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北大总裁培训老师就给大家讲讲怎样变成称职的管理者。
(一)将自身定位成“服务人员”
在团队才可以创造企业价值的今天,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工作关系,被管理者“依赖”管理者科学的领导和管理创造个人价值;管理者更“依赖”被管理者共同奋斗工作创造团队(或管理者)价值。
现代企业觉得管理者的标准不再是您个人怎样而是您领导的团队要怎样。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管理者就需要为员工着想,多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多的发展机会,这就是为员工多提供服务。
因此一个真正出色的企业管理者,首先需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为员工提供服务的“服务人员”,而不是所谓的“领导”。
(二)平衡企业和员工的期望
管理者是连接企业与员工的桥梁,我们需要稳定好企业和员工的期望。
有一些管理者好比老板派出的“监工”,每天发号施令,从不考虑到员工的利益和感受;有一些管理者则只考虑到自己和员工的利益得失,却丝毫不考虑到企业的利益。这两种倾向都是十分错误的。
一个出色的管理者,需要对企业和员工“双向”负责。通过带领团队为企业创造业绩,在创造业绩的同时合理地为员工谋取福利,这样的管理者,才可以既得到企业的认可又得到员工的青睐。偏离任何一方的管理者都并非合格的管理者,也都难以变成长期的管理者。
(三)采取“和缓”的交流方式
安排和检查员工的工作是管理者基础职能之一,但我们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人都有一种被尊重的渴望,而作为员工,他们更有这种需求。
有一些管理者,善于于采用命令的方式安排员工的工作,习惯于采用斥责的方式批评员工的工作,这都是十分无益的。
作为管理者,工作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尽量“淡化”上下级差别,采用“建议”或“商量”的口吻来安排工作必然会比“命令”更有效。
有些管理者担心自己的“威望”会被自己这种“和缓”的交流方式而变得“消失殆尽”,其实完全无需担忧;恰恰相反,您的员工只会越加尊敬您。我们都知道,尊敬的周总理可以称之为平易近人的典范,但没有人敢随意拍他老人家的肩膀,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
(四)少考虑自己多考虑别人
作为管理者,需要有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要多替公司和员工着想,少为一己之利着想。
当部门利益与公司利益有冲突时,我们需要优先考虑公司的利益;当兄弟部门有困难时,我们需要主动给予支持,因为帮助他人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自己;当个人利益与员工利益有冲突时,我们需要优先考虑员工的利益。
有些管理者,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个人得失,这样的管理者不是称职的管理者,也是不明智的管理者。其实,作为管理者,我们除了“经济收入”外,还有存在综合能力的培养机会、人脉关系的建立机会等,是一般员工所无法得到的,而这些通常是我们获得更高“经济收入”的基础和保障。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我们也有很大的“额外”收益。
我们管理者也需要生存和生活,也希望获得与自己能力和贡献相匹配的个人收益,但这些不是通过您多为自己着想、多为自己争取就可以获得的,是通过您的努力和奉献,被您的上司认可后才能获得的。要明白,您是您上司的员工,他自然也会替他的员工考虑的。
(五)正确对待上司、员工和自己
作为企业管理者,上有领导下有员工,我们需要正确地对待上司、员工和自己。
我们需要“敬以向上”、“宽以对下”、“严以律己”。
“敬以向上”是需要我们尊敬自己的上司,但不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宽以对下”是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员工宽容,但不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严以律己”是需要我们对自己要求严格,但不是只讲奉献不要回报。
这就是北大总裁培训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怎样成为称职管理者的全部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